金秋十月 守护健康
发布时间:2024/10/24 10:01:32 作者:杨眉 浏览量:274次
气温逐渐转凉,秋季高发疾病也开始活跃了,尤其是传染病,如流感、手足口病、流行性腮腺炎等,小朋友的抵抗力较弱,需要格外防护,那么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,该怎么做才能预防小朋友生病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流行性感冒
主要症状
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潜伏期1~3天,在秋冬尤为常见。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、发热(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,达39-40℃),伴畏寒、寒战、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、极度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常有咽痛、咳嗽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、结膜轻度充血,也可有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预防措施
1.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,注意保暖。
2.增加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。
3.多饮水、多吃水果,适当补充维生素C。
4.注意通风,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,每次半小时以上。
5.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。
6.注意幼儿个人卫生,要勤洗手。
支原体肺炎
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体,具有一定的传染性。在临床中,所有人群易感,但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。以发热、咳嗽为主;可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耳痛等;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在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。
预防措施
1.给孩子吃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糖的食物,多吃应季蔬菜水果,尽量不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
2.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注意室内通风,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。
3.合理膳食,保障睡眠、保持运动,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和生活习惯,增强免疫力并提高体质。
诺如病毒性肠胃炎
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传染性强。
主要症状
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发热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。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,通常12-48 小时,发病以轻症为主。
传播途径
1.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;
2.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;
3.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;
4.污染的手、物体和用具;
预防措施
1.注意孩子的卫生,监督孩子勤洗手;
2.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;
3.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,杜绝传染渠道,不把病毒带给孩子;
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潜伏期在3-7天,婴幼儿多见,可引起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疱疹。
主要症状
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
传播途径
1.密切接触传播;
2.呼吸道飞沫传播;
3.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;
预防措施
1.外出回到家,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,尤其是成人,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,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,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;
2.勤通风,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;
3.经常接触的毛巾、水杯、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、晾晒、消毒;
温馨提示
1.生活习惯好,换季少生病,健康饮食,不喝凉水;
2.日常生活中,让孩子多喝白开水,注意饮食卫生及搭配,俗话说病从口入,平时孩子饮食用的碗筷应注意消毒清洗,饮食要荤素搭配,多吃水果、蛋白类食品,加强营养。
3.注意卫生,勤洗手,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,而且对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;
4.保证充足的睡眠,合理安排好作息,做到生活有规律。不要过度疲劳,防止感冒,以免抗病力下降。保证充足睡眠,既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,又可增强免疫力。
5.积极开展体育运动,每天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,多增加户外活动,以锻炼幼儿各器官、各系统的功能,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,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;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孩子们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,让我们家园携手做好各项预防保健工作,呵护孩子快乐、健康的成长!